姓名 | 尹梓名 | |
职称 | 副教授 | |
导师资格 | 硕士、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 |
学科专业 | 生物医学工程 | |
联系方式 | E-mail:yinziming1@163.com | |
一、个人简介 从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十余年,一直致力于临床辅助诊疗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康复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研发的临床智能辅助诊疗信息系统已经在全国近200家各级医院开展实际应用,有效提高了初级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水平,作为主要成果之一获得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在医学人工智能与医疗信息化领域发表了50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论文入选2022年中华医学会百篇优秀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作为核心人员参与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项,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经信委、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等省部级课题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版权15项。 研究方向:看病机器人,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康复系统,计算机视觉大模型,生成式大语言模型 | ||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 东北大学 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学院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副教授 学院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讲师 | ||
三、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多维度医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建立基于多模态、多源异构医学数据的疾病诊疗、预后新模型,为医疗大数据综合利用提供新方法。 2、医学人工智能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建立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双驱动的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新方法。建立了多病种的疾病信息管理云平台。系统已经在全国24个省,200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使医生诊断准确率从13.8%提高到87.97%。 3、智能化康复技术与智能康复信息云平台 实现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认知障碍人群的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化评估、个性化适配、智能化训练,有利于赋能医务人员和辅具配置人员,提高其水平。在江西和湖北建立21个应用示范区开展个性化辅具配置及应用。各应用示范区85%以上的功能障碍患者享有康复辅具配置服务,并且失能老人每年新增失能率降低 17%。 实验室招生 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氛围融洽,有丰富的设备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欢迎热爱科研、自驱力强,有探索欲望和动力,有想法、有目标、有团队合作精神,对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分析、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智能康复技术研究和开发感兴趣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团队。 | ||
四、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2022YFC3601101,脑卒中及相关重症智能化康复的临床路径研究与信息系统研发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1797,基于混合智能的原发性头痛诊断决策支持关键技术研究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2020YFC2005801,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康复辅具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研究 4、学院医工交叉重点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胆道肿瘤精准辅助决策系统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581,基于知识图谱和原创五音调式乐曲的中医耳鸣诊疗方法及辅助决策模型研究 6、企业横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内窥镜图像算法软件系统 7、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21SHZDZX,脑机接口关键技术与核心器件 8、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9年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XX-RGZN-01-19-8844,基于人工智能的胆道肿瘤精准防诊治辅助决策服务平台 9、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ZYKC201702003,五音乐曲对证调治耳鸣的五音诊疗系统研究及设备研制 10、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项目,ZYKC2019031,基于移动医疗的耳鸣中医诊疗系统研制 11、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4-4-5013,基于网络的头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多中心验证及应用研究 1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A601,医疗信息集成融合技术与系统开发 1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A602,医学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1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3005012,面向数字医院的医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及验证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831004,轻度认知损害及阿尔兹海默病的多模态脑影像研究和早期诊断系统 近五年代表性论文:
专利: 1.专利号:ZL201410530885.6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及精神状态评估方法 2.专利申请号:CN202210740121.4 基于Kinect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偏瘫步态评估方法和介质 3.专利申请号:CN202310037816.0 一种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胆囊CT影像处理系统 4.专利申请号:CN202311072252.0 问诊病历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5.专利申请号:CN202410347381.4 一种基于知识引导的多模态异构医学特征融合方法 软件著作权: 1、面向专科疾病的诊断服务推理引擎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4SR010980) 2、掌上头痛疾病管理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14SR052823) 3、OpenEHR模板编辑器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4SR052999) 4、老年性痴呆早期辅助识别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5SR075477) 5、老年性痴呆数据集成辅助自动识别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5SR109076) 6、掌上老年认知障碍筛查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9SR0139766) 7、骨质疏松筛查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19SR0139889) 8、化疗日历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0SR0168866) 9、头痛决策小助手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1SR0063549) 10、智能康复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1SR1502422) 11、康复辅具信息云平台(著作权登记号:2021SR1502423) 12、康复评估管理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1SR1478806) 13、远程智能康复评估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3SR0584809) 14、耳鸣五音治疗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3SR0765422) 15、耳鼻喉科临床科研信息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24SR1034675) | ||
五、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 2、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 3、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 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会员 5、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会员 | ||
六、全日制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无锡艾视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